首页 >> 商会动态 >>最新推荐 >> 当烩面遇到片儿川,正在浙江的这位“老朋友”来头不一般
详细内容

当烩面遇到片儿川,正在浙江的这位“老朋友”来头不一般


640.webp.jpg

这两天,浙江来了一位“老朋友”。

这位老朋友第一站去了趟上海,第二站到了江苏,20日—21日,第三站来到了浙江。

这位老朋友,正是由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省长尹弘率领的河南省党政代表团。

深度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经验,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此次河南省党政代表团长三角之行的目的所在。

今天,涌金君就来讲讲浙江与河南的故事。

640.webp (1).jpg


这位老友三番两次来浙江


“今天,重启经济的一个关键,就是要尽最大努力重启来来往往。”这是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在疫情之后给出的一个判断。
河南党政代表团到访长三角,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据《河南日报》报道,河南党政代表团赴上海、江苏、浙江学习考察,将推动河南与三地在制造业、农业、金融、旅游、科技创新、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交往交流,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巩固扩大合作成果,打造跨区域合作和国内循环示范样本,推进“十四五”期间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交流合作。
河南党政代表团到浙江考察,当然并非是第一次。
涌金君翻阅《浙江日报》后,对这些年来浙江和河南的高层往来做了一个不完全梳理。



1991年3月27日,浙江省政府代表团前往郑州,对河南省进行为期5天的考察学习。五个月后,河南省政府代表团回访浙江,前往杭州、宁波、绍兴等地考察。


2003年12月25日,时任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率领的河南省党政代表团来浙江进行考察访问,并在杭州举行了一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交流会。当时,负责接待的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


2005年12月5日,时任河南省省长李成玉率领的代表团再次来浙考察访问,一是为了学习取经,二是为了增进双方的友谊与合作,希望双方继续密切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2013年10月31日,河南省政府代表团又抵浙江考察,负责接待的是时任浙江省省长李强,共商如何深入推进浙豫合作发展。

在这些年的党政代表团互访中,涌金君发现,浙豫两省之间的合作交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变迁,也在同步发生着变化。
比如,上世纪90年代,郑州处于全国铁路运输网的中心,河南省在煤炭、金属、棉花、玉米等能源和原材料方面长期给予浙江有力的支援。
到了本世纪初,浙江把加强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以及其他省区市的交流与合作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从而来提高浙江对内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
后来,随着浙江经济的腾飞,浙江推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做法,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受到河南来访代表团的格外关注。
那么,这一次,河南党政代表团来浙江看什么呢?从考察行程来看,不论是西湖大学,还是云栖小镇,河南对浙江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的做法和经验,兴趣浓厚。

640.webp (2).jpg



800多年来结下的缘分


说起河南与浙江的渊源,可以追溯至8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
1138年,为避金朝重压,宋高宗赵构将都城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迁至临安(今浙江杭州)。
从此,河南和浙江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大批宋朝皇室贵族,还有河南籍的文人商贾迁居江南,在杭州凤凰山脚逐渐繁衍开来,不仅改变了当时杭州的人口结构,也改变了杭州方言。
小伢儿、姑娘儿……南方的腔调,北方的字眼,如今的杭州话还或多或少受到河南官话的影响。而当年,作为朝廷官话——开封话在杭州更是颇受热捧,无论做官、上学、经商,一口流利的开封话,那绝对是个加分项。
此外,在杭帮菜系中,西湖醋鱼、小笼包、疙瘩汤等,从做法到名字与开封菜都几乎一致。
640.webp (3).jpg
这种缘分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在湖州市长兴县,迄今仍生活着20万“河南罗山人”。他们讲着原汁原味的罗山话,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和现在的河南罗山人一模一样。
在绍兴柯桥的中国轻纺城,有一大批河南汝州人。他们在改革开放初期来到绍兴闯荡,逐渐聚起200多家商户和50000余汝州工人,在机绣行业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杭州,有一家胡辣汤店因《舌尖上的中国》火了,这家小店的老板正是河南西华县逍遥镇人。而带火这家小店的,是一群在杭州开出租车的河南老乡。
“来杭州开出租吧。”通过老乡带老乡,杭州的何家村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河南村”。
640.webp (4).jpg


浙豫合作少不了浙商的身影


今天,浙豫两地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大约300万河南人在浙江工作和生活;在豫浙江籍人士也已达80多万人,创办各类企业3万余家,浙企投资遍布河南各地。
河南省浙江商会会长葛红平告诉记者,河南的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等吸引着大批浙商投资,尤其近年来,河南营商环境明显提升,对于浙江民营企业家更是利好。
目前,在河南,浙商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商贸物流、建筑业等多个领域的发展都处于领先地位。
“如今,不管是投资规模、纳税、创造就业、影响力各方面,浙商在河南一直勇于争先。尤其在今年的抗疫行动中,阿里巴巴(河南)公司、海康威视、新华三、大华等在豫浙商有效发挥了数字化的手段和应用为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学智慧赋能,发挥了关键作用,得到了河南政府部门的高度评价。”葛红平侃侃而谈。
如今的河南,正在全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阿里巴巴、海康威视、新华三、万向集团、海亮集团、娃哈哈、传化集团、银泰集团、吉利集团……越来越多的浙江企业在河南布局。



在今年,浙豫两地今年的交流变得异常频繁,而且领域也在明显拓宽——


3月24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强强联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各自优势资源,共同在电竞业务、金融投资、文化艺术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6月16日,阿里巴巴与河南省、郑州市签约,全面参与郑州数字经济建设。随后,阿里巴巴(河南)有限公司就在郑东新区智慧岛完成注册,正式落户郑州。


6月28日,备受关注的商合杭高铁正式通车,打开了中原城市通往长三角的新通道。


7月17日,河南省自贸办与浙江省自贸办视频连线,探讨建立合作。两地还将在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协同开放、学习培训等领域加强合作。

“未来,河南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我们商会一方面在积极推动在郑州留下浙商永久会址,为今后浙商投资河南建设更好的平台;一方面也在积极对接河南各个地市的产业园,把一些浙江的新兴产业引进河南,促进当地产业的转型升级。”葛红平说。

这是他在退休前的一个心愿,也是许许多多在河南拼搏多年的浙商们的心愿。(来源:浙江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 金梁 朱承


电话直呼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企业位置
联系我们:
18037108680
0371-55090933
暂无内容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seo seo